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2章 (第2/3页)
中军大帐里,朱棣站在一旁,看着伏在自己椅子上睡了过去的小男孩,满脸的幸福——这叫隔代亲。 这孩子一路劳顿,刚才和自己说话时就昏昏欲睡。 也是为难他了。 刚满了六岁,就从应天跑了数千里地来到关外。 朱瞻基为何会来? 当然不是老大话里说的那样是来学习行军打仗的,这孩子虽然喜欢军伍,但也不至于六岁就要开始到沙场走几遭。 老大把朱瞻基送来的意图很明显,让自己念在朱瞻基的安危,不要在关外打太久了——这里面的意思朱棣懂,而且很清楚。 在来北方之前,朱棣很清楚大明国库是什么样子。 平叛,西征,每一天都在花钱。 老大被逼得没法了,连这种无奈的劝谏招数都用了出来,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国库确实撑不下去了,再打就要崩。 所以朱棣索性班师。 一则是朱瞻基的出现,再者么,这些时日和鞑靼交手,很是头疼鞑靼的骑军,硬撼又不一定打的过,好不容易出奇谋占据了上风,鞑靼一看落在劣势,调转马头就跑,明军又追不上。 真是满嘴毛而无rou。 先退罢。 等休养生息几年,四夷安定国富民强了,再来亲征漠北,到时候得把阿鲁台往死里揍,让你狗日的趁浑水摸鱼,不付出代价怎么行。 打了几个月仗的大明士卒一听要班师,哪能不喜悦。 该捞的军功捞了。 早点班师也好,反正当下局势,鞑靼也没有胆子再南下,有永乐陛下的威慑,边关这一二十年间应该是安稳的。 正儿八经的班师嘛,还是得祭祭天,告慰一下牺牲的将士。 当然,若是打了败仗撤退,就没这个闲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