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商誉溢价 (第1/6页)
钱塘制氧机厂自己造制氦机、卖给美国能源部那个单子,每套净利润能有20万美元。 当时第一批只卖了两套,属于美国能源部的加急订单,所以不用走正规招投标程序。单子是5月份敲定的,如今已经供货了。 (因为插队挪用了金胖子和齐奥塞斯库的订单。这两家的订单反而拖到八月底才能供货,也稍微少收了他们一两万美元的延期交货款,对方也同意了,毕竟不急用。) 不过美国能源部后续的动作就比较迟缓,一直没有实质性推进招标进程。一副准备不紧不慢、仔细挑选供应商的架势。 外行人或许看不明白,但全球排名前几大的气体分离设备供应商,却都心下雪亮: 美国人一开始紧张,那是摆姿态给抗议核电站的吃瓜人民看的。等关停了一两个之后,剩下的他们就准备找借口慢慢来了。 反正三里岛熔堆之后,其他核电站都加大了安检措施,几年内都不可能再发生新的核事故了。 能源部的政绩里,还得考虑到全美的电力供应,怎么能被怕死的吃瓜群众一逼,就一步到位就范呢。 这种做派,就给了曰本酸素株式会社社长、三井寿司先生以无尽的想象空间了。 他知道以中国人的质量和商誉口碑,抢一抢非招标的紧急订单,那还有可能。真到了后面严格审查,几乎是没实力拿下的。(不是曰本人看不起我们,当时确实不太可能拿下,毕竟国家才第一年开放,很多技术标准都没有与国际接轨。是“标准化”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