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摸索前行 (第1/6页)
“我就是这么认为的,虽然还没有任何政策趋势支持,但我觉得目前成立外资委统管创汇工作的规划,依然与外贸部存在职能重叠。 我们这些技术出身、又懂西方商务和知识产权法律的人才,最终归宿只会是未来某个国际产业链矛盾特别凸出的新产业部位。” “别以为预见未来很难,只要国家坚持开放的路线,大多数事情都是可以通过观察比我们先发的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来以古鉴今的。 我们现在的开放建设,和30年前曰本刚刚战后重建、然后赶上韩战契机快速复苏,是何等的相似。曰本人30年前发生过的事情,我们现在也会面临。 韩国人和对岸湾湾人10年前,甚至15年前发生过的事情,我们未来多少也要考虑。所以,我觉得电子信息产业会成为国家将来参与国际产业链的重要突破口。这不是我瞎猜的,我只是借鉴了韩国和湾湾前几年的布局而已。” 一个穿越者,如果要想让自己的合作伙伴相信:他一会儿要说的话,不是因为他穿越才知道的,而是他“预见和洞察力强大”的结果。 那么,他该如何欺骗呢? 别的历史阶段,顾骜不知道。 但是在开放后的中国,他很清楚——那就是假托一件事情,在30年前的曰本、10~15年前的韩国/湾湾发生过。 (注:75年左右,大陆和湾湾其实是差不多穷的,南北棒也差不多穷。所以是湾湾和韩国赶上了电子信息产业这一波风口,与大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