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7节 (第3/6页)
双眼望向了论文。 然后…… 嗯,那行字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有关高温超导现象机理的探讨》。 见此情形。 砰砰砰—— 薛其坤院士那颗获得巴克利奖时都没怎么波动的大心脏,瞬间剧烈的跳动了起来。 在如今这个时代,超导概念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 物理上,超导是材料在低于一定温度时电阻变为0的现象,转变后的材料称为超导体。 上过高中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在一个电路中,导线里的电荷在电压驱动下会像跑步运动员一样运动,从而形成电流,但经过导体的电阻会阻碍它们的运动。 如果电路由超导体组成,电荷就能在电路中自由自在地奔跑,电流会一直流动下去。 在一个超导铅制成的环路中,可以连续几个月都观测不到电流有减弱的迹象。 超导现象最早由昂内斯在1911年发现,他用液氦冷却汞,发现汞在-268.98°c时电阻变为零,从而推开了超导世界的大门。 从商业和科技角度上来说。 超导材料一旦能应用化,那么人类的科技将会迎来一轮全新的飞跃。 比如说输电领域,比如说家电设备,又比如说交通出行——那时候所有移动物体的轮都可以去掉了。 那时候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会被《星球大战》里的低空悬浮飞车比赛顶替,你能能开着悬浮车和悬浮船,到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