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130章 军医、争功、李如松到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章 军医、争功、李如松到来 (第2/5页)

寨堡医士前来援助,不由大喜。

    这些五寨堡军医,都是从五寨堡医馆中选拔,都是由五寨堡文卫局,通过高薪,向大明各地聘请的医生,由于他们待遇稳定,军中又对他们普遍尊重,所以个个都干得很欢实。现在的五寨堡军队,己经做到了一司五百人中,至少拥有十个医士,此次黄来福带着几千士兵前来,随军医士就有50人。以后黄来福还准备在五寨堡开设一所军医学堂,专门培养各种医士。

    在外营士兵的目光中,这些五寨堡医士们,每人都携带着一个专门的药箱,脸上还戴着一层白色的棉布块,这就是五寨堡的多层口罩,以防止传染疾病。这种口罩,在历史中,最早出现于1899年。在此时的历史中,本来是黄来福配给五寨堡水泥厂员工用的,后来在黄来福的命令下,被普遍用于五寨堡医馆,还有军队中。

    由于五寨堡医士较多,加上他们救护的药物器械充足,因此除了那些重伤的伤员外,余者,皆顺利救护。这让五寨堡军队医士在各营中声名远播。连三边总督魏学曾等几个文官见了后,都是称赞不己,大大赞赏五寨堡军队救护友军的精神。

    在城下各营将官忙完自家伤员救治后,战死将士的遗体也进行收讫,他们摘下各军士遗体腰牌,再对应军中名册,作为将来家中抚恤的凭证,按此时大明军中的抚恤条例,普通的士兵家属,将来可获得丧葬费一石米。而军官的遗孀子弟,可以凭袭战死者的月银全俸优养。

    这个待遇,如果说此时大明的军将士兵都是习以为常的话,但按五寨堡军队的抚恤条例,又是大大不如了。这让五寨堡各军士心中颇有优越感,心中凝聚力更强。也让风闻五寨堡军队待遇的许多城下军士,内心都是羡慕不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