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退十年后复出,我把文娱玩坏了_第272章 十面埋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2章 十面埋伏 (第6/8页)

   听之,

    如身临兵场。

    弹幕直接就炸了。

    “卧槽!!杀气腾腾!”

    “第一声肃杀之音响起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还不投降!跪下!”

    “短短几十秒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

    “想起了许放写的《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好强烈的杀气。”

    “手速快到只能看到残影。”

    “这才是十面埋伏!什么八面埋伏!弱爆了。”

    “铿锵有力!热血沸腾!好的!我已经跪好了。”

    琵琶声自由的转换,灵活、快速、压迫、强烈……

    有人说许放弹奏这首《十面埋伏》的时候是“起手爆炸式”。

    “十面埋伏”这个成语是有典故的。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因此在看到曲名《十面埋伏》的时候,王衡脑海中已经浮现出项羽、刘邦相争的战争场面。

    相比起刘邦。

    王衡更喜欢项羽。

    《十面埋伏》经历了点将、排队、走队等方式后,曲子进入第二阶段——殊死决战!

    一张一弛的节奏和加以模进发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

    王衡能想象出夜幕下,伏军四起,危险降临的场面。

    他想形容他听到这段的感受、

    但书到用时……发现自己忘了!形容不出来。

    还是弹幕里,个个都是人才。

    “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