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应谋天下_第八章 孙观归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孙观归投 (第3/4页)

有关系,总之,暂时rou都烂在自家锅里,倒也没什么可惜的。

    况且,只要自己在泰山郡安抚好黄巾贼,徐州不受黄巾之祸,臧霸在徐州便无用武之地,还得投奔自己,毕竟他的一帮好兄弟都在自己帐下!

    “宣高且去,陶应在泰山郡恭候佳音!”

    臧霸的离去,陶应心中未起波澜,毕竟乱世臣则君,自己也未显山露水,还不至于振臂一呼,应者影从的地步。

    时间稍稍耽搁了些,天际已是星星点点,兰陵城门已闭,若再叫城,于情于理说不过去,陶应干脆与糜芳、纪灵、孙观一商量,就地扎营,明早绕城而过,直奔泰山郡南城县。

    好在糜氏献出的一千人里,大多都能烧火做饭,加之陶应的几位车夫,也不是吃干饭的,再加四个东莞姑娘,宿营地便开始了一番热火朝天的埋锅造饭运动。

    随着一堆堆篝火的点燃,兰陵县城外的一方天地,瞬间亮如白昼,喧闹异常,引得城头巡逻的士卒紧张不已,毕竟近期黄巾贼,再加上隔壁泰山郡的各路贼寇,频频寇边作案,弄得郡县风声鹤唳,焦头烂额。

    好在城头很快得到陶应派人传递过去的信息,原来是徐州刺史的公子陶应,已被表为泰山郡守,此番乃上任路过兰陵县,因天色已晚,错过了入城,不愿搅扰县城安宁,便就地宿营城外。

    巡城兵卒自然不敢怠慢,将消息传递给了兰陵县令。

    没过多久,兰陵县令蔡款及县都尉带人送来一批酒水和粮草,犒劳慰问。

    “陶郡守有君子之风,夤夜临城而不入,不愧为陶使君嫡子也!”

    蔡款此人,彭城人,在徐州颇有清名。

    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