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回 淮西重将聚襄阳 (第2/4页)
三郡,即此地也。 其地西接汉中,东达襄樊,四面为秦岭、武当山、巴山、巫山所环抱,地势险恶,好在有汉水贯穿,连通数条水路,可直抵襄阳。 虽然走水路相对顺畅,但童贯一来没有水军,二来自下游向上游仰渡多有不便,因此还是跋山涉水走了陆路。. 这条道路,乃是镶嵌在万山与汉水之间,一面高山巍峨,一面碧水宽阔,道路本身却甚是狭窄,宋军出发不到两日,便与顺着此路而来的杜壆军撞个正着。 两军一番乱战,贼将杜壆使一条丈八蛇矛,匹马纵横,所向无敌,乱军中直杀到先锋王义眼前,一矛将之挑杀,宋军大败,被杜壆一路掩杀。 可怜那山道狭窄,又无处躲让,中军阵势还未展开,便被败下来的前军冲溃,杜壆一路追杀二十里,方才收兵。 这一仗,宋军折损五六千人,童贯丢下漫山遍野死尸,慌慌忙忙退回了襄阳,整顿城防,直待贼兵来打。 其实若论襄阳之形胜,实为天下罕见,天生便是易守难攻之地。 那浩荡汉水,围着襄阳拐了一个大弯,其城北、东、南三面,全为汉水环绕,西面则是重重山岭,东西走向的万山,和南北走向的岘山,共同构筑一个箭头形状,箭尖所指正是襄阳。 因此通往襄阳的陆路只有两条,可视为箭头的两侧外沿:一条便是万山汉水之间,左联上庸之地,一条则是岘山与汉水之间,下达荆湘之地,昔年江东猛虎孙坚攻打襄阳,便是在岘山之下被黄祖乱箭射杀。 却说那杜壆,杀退宋军后,并未如童贯所想,自万山汉水之间小路杀出。而是径自引兵翻越万山,经隆中,绕过岘山,与荆南杀来的李怀军汇合,一同在城东南开阔的滩涂地扎下连营。 淮西两支军马汇合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