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章 核心班子! (第1/4页)
最快五年,最慢八年。 无论最快,还是最慢,这个时间段对一款四代隐身战机而言,都是极其短暂的。 放到其他航空装备研究机构,5-8年完成研发工作,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机型研发模型,5%天玑运算资源,30%计划前期资金,以及我的个人实力。”听到这个问题,左雪并未隐瞒,给出四个关键词,告知依仗之处。 言语自然而平和,没有骄傲之意。 “简略讲讲。” 杨威来了兴趣,心中好奇之意更甚。 什么是机型研发模型? “最近我在研读数列、拓扑和微积分,收获非常大,发现数学逻辑思维对战机研发帮助非常显著,最近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准备建立以数学逻辑为基础的机型研发模型,等这个模型正式建立,机型研发效率将会提升至少200%以上。” 左雪整理了一番言辞,随后如实告知:“5%天玑运算资源和我的个人实力,能够保证研发工作高速进行,已经到位的30%前期资金,则可以租用全国超算中心运算资源,大幅度加速研发效率,根据数学计算,最终我得出只要5-8年即可完成研发工作。” “也就是说,你准备采用机型研发模型 超算 个人实力的研发方式。”杨威沉吟一番,指出其中关键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机型研发模型。” 左雪点了点头:“是。” 机型研发模型,是左雪近期深度钻研数学领域内心萌生的灵感。 气动布局,机体结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