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第2/3页)
且有信心在未来做到,让华夏万国来朝。 去了川蜀的阎象很快回来,接任吏部尚书一职,原吏部尚书袁基,则被改派认命钦差大臣, 前往江南一带赈灾。顺便推广桑麻、鱼塘套种技术。 就这样,开国第二年还算毫无波澜的过去。到了第三年, 也就是公元191年,这一年历史上,袁绍、韩馥等以献帝年幼,且控制在董卓手里为由,欲废掉献帝,推举汉宗室、幽州(今北京西南)牧刘虞为帝,袁术、曹老板不同意,刘虞坚辞不受,其事遂罢。 并且也是这一年,孙坚大败董卓,将董卓驱赶至了长安。随后孙坚修复洛阳皇宫,在井中发现了传国玉玺。 而在这里,好吧,也挺多难的。 字面上的意思。 历史上诸侯混战,现在呢,诸侯混战没了,并且在苏清之的强势下,该臣服的臣服,该当流寇土匪就当流寇土匪, 总之局势慢慢在苏清之的掌控之中。只除了塞外...... 前面说过,塞外异族对中原腹地的窥探之心,一直以来都有,只不过中原腹地的朝廷强盛时,他们臣服,一旦中原腹地的人自己搞起内斗,那么塞外异族就会趁机攻打中原。 苏清之初登基的第一年,边塞就时有sao乱发生。如今第三年,得,中原腹地发生水患,难道塞外就好受了? 哪怕在后世有塞外江南的美誉,可现在.......中原腹地发生水患,塞外则是连年干旱。 草原大面积枯萎,牛羊马儿因草料日益减少,大面积死亡。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将目光对准富足的中原。 秋收过后,塞外边关已经不是时不时有异动sao乱,而是直接骑兵压境,企图以强力破开边关防御。 然鹅苏清之登基之初,就防着这一点。 哪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