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_第三六二章 中石油的雏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六二章 中石油的雏形 (第3/4页)

,分配到该厂实习。面对电厂cao作台上密密麻麻的按钮和参数仪表,头都是晕的。

    所以王越好奇地问老师傅道:您不识字,那是怎么胜任电厂工作的呢?

    老师傅自豪地道:经验!

    关键就是经验,这个厂子从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几十年中,就是靠拉传帮带走过来的。没有多少理论知识,就是靠经验。

    理论联系实际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实际的cao作再联系理论效果是同样的。

    城的工业就是这样逐渐打下的基础,主要是因为不怕浪费和损坏,坏了可以换新的。石景山工业区有个专门堆放报废设备的场地,现在几乎堆积如山了,这些报废设备以后要让工人们亲手拆掉,了解内部结构。

    正是因为有了众多的初级工人,所以王越也省了不少心。

    曾经王越家的长工王宝昌,就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技术工人,而且是领头人。一年之内在城附近的田间地头,打井一万多口不是说着玩的。

    虽然在大港这边打油井与打水井的设备和原理不尽相同,但这却难不倒他们。

    “二少爷!”王宝昌还是习惯这个称呼:“现在天津这边的输油管道已经铺设了快二十公里了,炼油厂也在安装设备。就是这井到现在还没有出油,我们可是已经打到九百多米深了。”

    现在的城经过王越的不懈努力,度量衡已经全部使用现代单位。

    坐在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