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生意 (第3/4页)
需物品,交给他们的家丁搬上马车。张淮将两万亩地契交给王越,就算交易完毕。 因为大明官府报备收费很高,加上官员和胥吏的层层克扣拿要,造成土地买卖的成本大幅增加。而且给钱也难办,折腾的买卖双方三番五次的往衙门跑。明朝中后期官府报备就形同虚设了,土地买卖都是私下交易,地契就是唯一证明,丢失将不堪设想。 骤然成了大地主的王越,拉着张淮参观他的其他货物。 成箱的镜子,成箱的玻璃,成箱的暖水瓶。 这是王越目前要向大明出售的主要产品,在还没有具备自产能力的情况下,先把销售渠道建立起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用货物回笼金银,担心持续使用另一个位面的海量金银会打垮大明经济。有人说西方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的白银,有三亿两流入大明,促进了大明经济,王越却不这样认为。西方能卖给大明的货物极少,银子只是货币,那么这三亿两白银和货币超发有何区别?这赚回来的白银不能从国外买回商品,那也是“废纸”!作用不过是抬高物价,通货膨胀而已。 他是一个谨慎的人,虽然现在发给工人的银子数量微不足道,但也要先未雨绸缪把良性循环建立起来。 王越向张淮介绍道:“老总管请看,这是一箱镜子,每十公分见方六十两银子,你们可以卖一百两。这是玻璃,每米见方三十两,你们可以卖五十两,另外每箱附送玻璃刀一个,皮尺一条。这是暖水瓶,可以把水保暖十二个时辰,卖八百两一只,你们可以卖一千两。一米是多少?请看这个皮尺,您走的时候我送给您一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