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零九章 真丢人 (第4/4页)
不提出兵之事。 主要是王越的京师大捷太辉煌了,让朴锦辉对他报有很大希望,否则早就拂袖而去了。因为王越提的条件让他感觉是在胡闹,你一个五品小官让我们朝鲜内附,那不是胡闹吗?再说我一个使臣能做这样的决定? 不止是朴锦辉觉得王越在胡闹,他被王越赶回去之后,崇祯听说此事也大发雷霆:“简直是胡闹!我大明是礼仪之邦,天朝上国。怎能做出落井下石,让藩国心寒之事?他一个小小的兵备道,是谁给他的权利?” 王越所提的要求,让崇祯感觉很丢脸。 中华文化里有一个词叫做内圣外王,自古以来华夏幅员辽阔,番邦小国臣服即可,我们却很少插手。况且朝鲜本来就是箕子故封,天朝属地。 历代朝鲜君王也曾说过天朝是父母之邦,而朝鲜为儿女之国。在历史上朝鲜几次恳求内附,这些都是有史料可考的。 总体上,明朝以“大中华”的天然优越感,视周边国家和民族为“蛮夷禽兽”,“华夷之辨”达到了极致。 在这些夷狄国家中,唯独对朝鲜却另眼相看,地位待遇高于其他。 原因其实很简单,时人评论:“闻外国之有文献者,以朝鲜为称首”、“文物典章,不异中华而远超他邦也”,“事天朝最恭谨,天朝亦厚礼之,异于他蕃”。在明朝眼中,没有一个国家像朝鲜一样,那么自觉自愿地以事奉大明和接受华夏声教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