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_第二零四章 坤兴公主的坚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零四章 坤兴公主的坚持 (第2/4页)

迫至,犹当有陨而无二也。不然,将何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乎?我朝鲜小国寡民,无力抵挡夷狄铁骑,唯望父母邦之来救矣,我朝鲜必倾力配合,以还天下朗朗乾坤。”

    看到跪在地上长哭不起的朝鲜使臣,明廷上下在“出兵援朝”还是“自守边疆”的两种方案上争论不休。

    应该说从大明的实际情况来看,是无法也不能够驰援朝鲜的,自保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去驰援朝鲜,再说征伐需要银子,朝鲜不可能拿出来这些银子。

    户部尚书侯徇认为增援朝鲜存在很大的困难,他们从实际问题上面提出困难,包括后勤运输,大军补给等等方面,实际上的意思隐藏在这些困难的背后,那就是明军打不赢后金鞑子,若是这个时候增援,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而以次辅薛国观为首的一批人,却主张救援朝鲜。

    他认为万历三大征依旧是朝廷引以为傲的成绩,尽管说这三次的战斗,让大明王朝损耗巨大,可谓是伤经动骨,但三次大型的战斗,为大明王朝树立了很高的威望。自鞑虏军兴以来,朝廷的威望屡受打击,而去年的京师大捷,说明鞑虏并没有那么可怕。朝鲜作为我朝重要藩属,必须救援。

    薛国观在知道当前朝廷状况的情况下,依然提出救援朝鲜,其提议还得到了刑部尚书冯英,吏部侍郎袁佑,以及众多御史言官的赞同,就显的有些滑稽了。

    内阁首辅温体仁没有直接表态,这导致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