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六八章 漕运改海 (第2/4页)
。 这位沈老爷大约三十七八岁年龄,生得仪表堂堂,肤色黝黑,身材结实――一看就是饱经风霜之人,不是一天到晚在书斋读书,读得弱不禁风的文弱士子。看这摸样,大概自己也出过海,跑过船。 “季明(字)见过王大人,真未想到王大人如此年轻!”沈廷扬嗓门不小,倒像个豪迈之人。 “季明兄不必气,看座!”这位沈廷扬的年纪都可以当他叔叔了,王越依然称兄。 王越对沈廷扬的了解也是潘时仁的介绍,既然是跑海运河运的,他就来了点兴趣。 沈廷扬拱手谢道:“谢过王大人!” 待他坐定之后,王越随口问起沈廷扬家里都经营哪些行当。 据沈廷扬一说,后来又查了一些相关资料。王越才知道此人不简单,这个沈廷扬不但是沙船帮的一位重要人物,而且是位船王。 沈廷扬是苏州府崇明县人。他的出名都和明末的船只和航海息息相关。明末唯一的一次“漕粮改海”的试验就是由他提请并主持的。 明崇祯十二年沈廷扬向皇帝呈《海运书》,表现自己意愿造沙船恢复海运。皇帝准奏后,沈廷扬筹措资金,钉造沙船。不久,沈就用沙船起运淮米,沿朱清行驶的海路北行,花了十天时间,到达大沽、天津,恢复了北洋航线。 明亡之后,弘光元年沈廷扬上书朝廷,希望将他所拥有的一百艘用来海运的水据船添补水手,改做战船,专门用来作为长江水师使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