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六八章 漕运改海 (第4/4页)
大人可有章程?” “很简单!”王越道:“技术,材料及启动资金由本大人出,场地人员由季明负责。本官占股百分之五十一,季明占股百分之二十九,另外百分之二十向社会招股。” 沈廷扬不解地问:“招股?” 王越点点头道:“对招股,人多力量大嘛。” 其实王越是想将民间沉淀的资金撬动起来,那些地主老财们就喜欢将银子装坛子里埋在地下,这怎么可以,必须让他们流动起来。造船厂只是一个开始,今后会大量采用这一模式。 沈廷扬看重的是王越的官身和背后的实力,与王越合作造船厂利大于弊,沈廷扬当然不会拒绝,何况自己投入并不大,所以当场答应,对他吸引力最大的是造铁船。 接下来的话题就谈到沈廷扬的老话题:“漕粮改海”。沈廷扬为此已经研究和推动了好几年了,如今他只是监生,还不是中书舍人,无权上书皇帝。 所以他主要的方向就是做官员的工作,这也是他这次来找王越的目的。 王越目前任兵部侍郎,巡抚应天。不但位高权重,而且南直隶正是漕粮的起运地。 沈廷扬的同乡前辈朱清从太仓刘家港启运漕粮,所用的正是上海建造的沙船。 第一年就运送漕粮四万石,最高的时候每年运粮达到三百万石,损耗小到连河运的一半都不到。更不用耗费无穷无尽的人力物力去疏浚修缮运河,维持一支庞大低效的漕船漕军的队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