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三八章 亡国可期 (第1/4页)
崇祯心急呀,自登基以来,自己可谓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但是天下却越来越乱,国势每况愈下。 如果不是突然有了城和天策军,大明都快成了满清的菜园子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可是治国的良方在哪里?崇祯很茫然。 王越皱着眉头道:“城的制度也许只能适合城,很难套用在整个大明。” 崇祯有些失望,如果整个大明能够都像城,那该多好,还会有人为了吃不饱饭造反吗?城不承认人身依附关系,官司最后都打到朝堂之上,还是自己和稀泥解决的。关于其制度方面的情况,崇祯所知甚少。 王越接着道:“大明是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将天下的臣民分为三六九等,士农工商,工和商排在社会的最底层。事实也证明儒家看不起一切工匠和手工业者,所有的技术进步,都被称为奇技yin巧。在大明,匠户几乎就是低贱的代名词。” “大明是农业社会,农耕是国家的根本。而城实行的是工业社会,将来会是商业社会,工和商将会成为城的基石。这是城与大明其他地区最大的不同之处。” 他知道崇祯对城肯定是雾里看花,所以向崇祯分析一下城的与众不同。 崇祯难以理解道:“不发展农耕,粮食从何而来?那不是要饥民遍地了吗?” 其实有一点崇祯心里明白,却没说,即小农经济社会是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