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_第五零六章 欢迎仿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零六章 欢迎仿造 (第2/4页)

,从布的手感和质地不难看出,这个布的工艺竟然比他们自家的布更加细密柔韧。

    张忠笑着道:“诸位,你们大多数的织坊都有水车,如果这些机器用水力带动,效率会更高。”

    利用水力织布在南宋就已经被发明了,所以苏州地区的大多数织坊都有水车。

    大明的纺纱技术主要传承自黄道婆,黄道婆原版的纺纱机是三锭,后经改良有些纺车最多能达到五锭,但因为是横置纱机,所以基本是以四锭为主。

    珍妮纺纱机之所以能布置更多的纱锭,就是因为竖排布置纱锭,初版的珍妮机已经达到了八锭之多,而城拿出的改良版纱机是四十锭,是明代纺纱机的十倍。

    不仅如此,改良后的卷轴纺纱机纺出的棉纱粗细一致,用这种棉纱加上飞梭织布机,织出的棉布均匀细密,质量要远好于明末的普通棉布。

    在座的商人们都是开织坊的,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这两种机器的效率有目共睹。

    一众商人们都像看到了大美女般看着两台机器,一个个的眼红心热起来,每个人心里的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直响。

    这一台机器顶的上他们原来的十台织机,等于一下子就可以节省九成的劳力,这省下的工钱是多少?然而还不止这些,原先他们一台织机需要两个人忙活,这等于又减少了一倍的人力,非但如此,这机器织出来的布质量更好,怎么选择已经不言而喻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