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零六章 欢迎仿造 (第4/4页)
人买回去后,是有可能被仿制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就是机身结构可以采用木质,当然改良后的珍妮纺纱机仿制难度也不小,如果是手工制作就需要很高超的手艺。 王越没有考虑过专利问题,如果有人能够仿制成功,他是欢迎的,工业革命需要百花齐放,全社会参与才能涌现出更多的人才。 其后城会陆续推出升级换代产品,如八十锭纺纱机、走锭精纺机等等,按照王越的设想争取在十年内实现以电力为动力。 在座的商人订购的机器数量并不大,王越却很高兴,因为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明代因为生产力的原因,还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购买成品布匹的大多都是家庭富裕的人家,所以明代的织坊规模都不大,这与产能有关,也与百姓们的收入有关。王越相信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纺织业将会进入高速发展期。 张忠让人统计各家订购的机器数量,随后他又拿出了一包种子介绍道:“这是一种高产长绒棉种子,不但产量高,而且生长的棉花所织出来的棉布更加细密柔韧,有弹性,在座的各位可以买回去一试。” 长绒棉种子本来是王越准备与上海的徐家合作种植的,但是徐家拒绝了。 两种机器的性能非常直观,可惜棉花种子到底怎么样,谁也不敢冒这个风险,一旦有个闪失,影响的可是一年的棉花收成,所以众商人们都做东张西望状,没有一个搭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