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539节 (第2/8页)
加上陆洲都被明军夺取,这就导致了明军水师拥有极大的火力压制优势,而安南军则无法依靠水师压制明军水师,失去了绝对治水权的后果相当严重,除非安南水师敢把剩下的几百艘大船开到江上,顶着陆洲和明军水师的双重火力决战,否则就无法对明军造成巨大杀伤。 而明军在这一战中,也充分利用了谅山周围的环境,将明军的工程水平发挥到了极致。 安南军此时若是强攻明军的围城攻势,想要给多邦城解围,估计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当然了,安南军也没有这个实力就是了。 在这样的劣势下,安南军根本无法突破明军的防线,多邦城渐渐成为了一座孤城,甚至,安南军还要不停承受明军的炮击,这导致安南军的士气越来越差。 而当国都升龙府失陷的消息终于传到这里来时,再得到了反复地核实确认后,无疑是成为了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一月一日,胡元澄以保全将士性命,不得杀俘为条件派出了使者与明军东路军指挥官新城侯张辅谈判。 四日,北线安南军放弃抵抗,全军投降,明军渡过富良江。 安南国王陈天平与李景隆正式签订《明安和平勘界契约》《明安友好通商契约》,接受了基于姜星火草拟版本后稍加修改的全部条件。 至此,安南将红河三角洲的全部土地共七府之地割让给大明,并在退还占城国全部土地的同时,割让了南部的三个狭长的府给占城国作为战争赔偿。 大明正式设置了第十五个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并设立相关都司、按察使司,以及府县区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