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5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514节 (第2/9页)

装太监,靖难之役同郑和一起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两人可谓是王牌搭档,如果历史线没有脱轨的话,他将与郑和一同组织和指挥下西洋,并且在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病逝于印度古里后接手指挥权率队归返南京。

    虽然王景弘名声不显,但他同郑和一样是华夏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军事指挥官,因此他在军事上的判断能力其实并不弱于郑和。

    “广东水师恐怕还得运粮食,毕竟是十几万人人吃马嚼呢.而且最重要的是,就算有富余的运力,成国公不见得会管南线的事情,毕竟占城国其实不是关键,只要北线打穿,一路推过来就能解决,甚至北线都不需要打穿,只要压力足够大,在南线的安南军就会撤退的。”

    郑和叹了口气,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事实正是如此,站在郑和等人的角度,或者说原始版的大明海军的角度上,当然希望能通过登陆行动保住占城国,从而体现远洋水师的价值。

    但在大明军界,郑和等人所代表的远洋水师,仅仅是水师的一部分,而水师对于以陆师为绝对主力的大明军队来说,也不过是一个用来运兵运粮的附属兵种罢了。

    所以,这虽然称不上什么海陆之争,但双方的利益和立场显然是不一样的。

    对于北线的明军来说,搞什么南北夹击?老子一路从北推到南就好了。

    至于占城国亡不亡国,关老子屁事,大不了撤军的时候再扶持一个国王就好了,想当国王的人还不多的是。

    但郑和等人不光是要从事军事行动,还要从事远洋贸易,从远洋贸易的角度上来说,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