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62节 (第5/7页)
有几万人,基本全是军户和依附于军户讨生活的平民,去那发大明国债,能行吗?” “云贵全是土司的宣慰司,那里的土民跟奴隶无异,去那推行摊役入亩,能行吗?” “臣说的虽然是极端情况,但陛下须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个出发点是好的政策,落实到地方,很大概率都会走样。” “到了那时候,臣怕变法更化,又会走回王安石变法老路,地方的官吏为了实现变法的考成目标升官,来竞相欺压百姓,以获得相应的考成政绩。” 说罢,茹瑺恭谨行礼,便是言尽于此的意思。 忠诚伯,一如既往地忠诚。 轮到工部尚书黄福说话,他的观点却是更加切实下沉了一些。 “陛下,臣以为大明刚刚靖平国难,历经了数年战乱,与西汉初年是有些类似的。” 黄福的话没敢说太深,否则的话,把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比作大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没问题,那把藩王造反的朱棣比作谁?七王之乱的吴王刘濞吗? 须知道,正是因为汉景帝听了晁错的削藩建议,才会对诸王动手的,诸王被逼急了,吴王刘濞挑头造反,酿成了险些动摇西汉国本的七王之乱。 这与建文帝听了齐泰黄子澄的削藩建议,对诸藩动手,导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何等相似? 而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李景隆的参军高巍曾写下檄文,说朱棣“借口诛左班文臣,实则吴王濞故智,其心路人所共知”。 若是让朱棣觉得黄福是在讽刺他,那这事就闹大了。 黄福只是继续说道:“文景之治,讲究君王无为而治天下,便是因为朝廷很难控制各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