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4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65节 (第5/7页)

在了这上面,他认为改变好,那么曹端该如何辩驳?

    曹端思考了良久,显然姚广孝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虽然不是什么稀奇的问题,但曹端还是要求自己尽量思虑周全再回答,直到沙漏马上走尽了,方才开口说道。

    “吾不复梦见周公矣。”

    台下的众人,马上意识到了这第五场决胜局与之前四场的截然不同。

    没有了大段引用、移花接木、人身讽刺、以大明皇帝做挡箭牌等招数,双方的交锋极为克制和内敛,尽量都在用最少的字数,来表达最为深刻的内容。

    就仿佛是隐藏在平静海面下的万丈冰山一般,稍不注意,就将会撞得粉身碎骨。

    那么,曹端这句用来表态的答案,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出自《论语》,当然不是意指进入梦乡的那个“周公”,而是历史上真正的周公。

    孔子对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因此孔子以“梦周公”来表达对西周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周公的敬仰之情,孔子以“吾不复梦见周公矣”之言,隐喻着自己对于周代礼仪文化的失落。

    换句话说,曹端没有直接说自己认为古代好,但借用孔子的这个典故,却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而周公,代表的则是周礼。

    孔子认为周礼是以礼治国所必需的,颜回问如何治国,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马车),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而到了孟子的时代,孟子则对于礼有了准确的定义,也就是“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这里的“节”是通过节制人们的欲望、情感等达到社会和谐,“文”是把人际交往的形式予以文饰、美化,获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