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好凶猛_第四十一章 朝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朝宴 (第4/5页)

加掩饰搅动的暗流。

    周鹤等人主张南迁,最为核心的理由就是担心淮王府守淮不力,令江淮皆危,南迁目的地也是初定庐州东南的建邺。

    倘若淮王与建继帝兄弟融洽,淮王府众人自然希望南迁之事能成。

    建继帝南迁之后,除了数万精锐也将从襄阳南移到建邺附近,作为淮南后盾,还能随时增援淮南作战外,更为重要的还是将加强对江淮等地的统治,更充分的筹措、调集江淮等地的人马、钱粮,以及据长江大规模的编练水军,从根本上使江淮防御体系变得更为严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倘若他们兄弟二人彼此深深戒备,都畏惧祸起萧墙,那建继帝统领文武群臣及数万精锐禁卒南迁,就是对淮南最大的钳制。

    然而摆在淮王府眼前的残酷现实,赤扈人确实在徐州、颍州大造舟船、编训水军,在下一个冬季来临之后,随时都会有数万、乃至十数万虏兵渡过淮河南下。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葛伯奕、汪伯潜、严时雍等人都预料到,他们即便能再次击退虏兵,但不能拒敌于淮水之北,淮南也必然会因为残酷的战事变得残破,后期甚至养七八万兵马都难。

    因此淮王府众人都主张淮王赵观借这次机会前来襄阳参加朝议,以此表明没有自立之意;就算不能改善与建继帝及襄阳将臣的关系,也至少亲眼看一看襄阳君臣对淮南的态度。

    虽说建继帝之母早逝,淮王之母得以入主仁明殿之后,对建继帝及前太子多加打压,汴梁失陷之后,淮王在魏州也有争立之心,但仁明殿对建继帝并没有明目张胆的迫害,而淮王最终还是选择拥立建继帝。

    就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