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错铸就 (第2/5页)
在云朔堪舆图上,这一片山岭统称为西山。西山乃是较为典型的峁塬地形,崇山峻岭不多,千百年来于此栖息的诸蕃部族统称为山胡人。 西山南接岚州的管涔山,东临恢河河谷,北衔阴山,西临黄河。 西山以西的黄河,乃是黄河大几字湾的东段,乃是黄河沿阴山南麓从西往东水势为西山所阻后转向往南流淌的河段。 黄河这一流段,北面河套平原乃是党项人控制的兴庆府及夏州,南面则是大越控制的府州及麟州。三塞之一的偏头砦就位于黄河这一流段上。 虽说山胡诸部长期以来都附庸于契丹,但西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山胡诸部长期以来左右逢源、容易当墙头草的投机本质。 这也决定了三方势力之间一方有事,另两方即便不会直接出兵,也会千方百计通过山胡诸部做一些文章。 十七年前契丹西京道悍然发动边衅南侵岚代,后为靖胜军杀得一败涂地,虽说双方很快休兵止战,靖胜军、天雄军也随之南撤,将恢河河谷还归契丹,但契丹在恢河河谷的军事实力严重衰退,山胡诸部便在党项人的挑唆、支持下,频频发起叛乱。 曹师雄、曹师利兄弟二人,便是萧林石当时不得不借助汉军力量镇压山胡叛乱而崛起的。 十六七年过去了,越燕重开边衅,西边的党项人也再次蠢蠢欲动起来,军马大举往夏州一带聚集,同时西山地区的山胡诸部也比以往更为活跃。 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未见契丹本部兵马从大同或应州方向杀来,却是山胡诸部的骑兵隔三岔五从西山杀出,袭扰朔州。 这些山胡人数次袭扰朔州,举的旗号还是奉西京留守萧辛瀚之命收复朔州。 不过,这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