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不动如山 (第2/6页)
两千余步长,没有太大的空间可以投入太多的青壮劳力。 实际上,每一组青壮劳力,主要依赖于积薪焚烧、用铁钎子破凿等传统手段,整个冬季真能将两千余长、三四十步宽的岩层面凿出多少深? 徐怀不在舞阳之后,喻承珍、庄庸与陈子箫以及史轸、苏老常等人反复讨论,拆中方案就是要赶在敌军大规模聚拢过来之前,尽可能保证北岸长坡的岩层破凿要能达到一丈深。 这时候,石渠底部虽然与滍水河床还有约高达一丈的落差,但这除了截河大坝需要比预计建高一丈外,还有就是从小雀岗往西,沿滍水以南天然形成的河岸修造一条两丈余高的长堤。 这么做,后续就能保证滍水的水位始终高过石渠底部,确保上游来水往北面低陷带泄流。 而滍水、澧水经叶县、舞阳流淌而来,所流经之地,原本就有不小的坡降,南岸长堤也仅需要赶在明年汛季来临之前修造约二十里长就够了。 这绝对要比在北岸多挖一丈多深的石渠容易实施得多。 而随着上游溪涧携带大量泥沙滚滚而下,小雀岗附近的河道会很快跟石渠底部淤平,从而降低对右侧截河大坝的压力。 这也是喻承珍、庄庸率领百余匠师提前一个多月进驻小雀岗进行地形勘测的意义所在。 他们除了测出厚土覆盖下的北岸岩层深浅,以便找到一条最为便捷、经济的渠道选址外,还对南岸地形进行勘测,事前有考虑后续抬高河床的可能性。 相比较北岸的忙碌,南岸营寨这时候要安静得多。 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