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决定 (第2/5页)
见的人,在背后只怕是会加倍的煽风点火,很可能会将桐柏山众人钉死在拥兵自重、隔岸观火的审判席上——即便这时候绝大多数的城寨守军都在观望着。 而抛开这个外在的因素,到底桐柏山卒要不要增援郑州,本身会有怎样的风险,王禀他自己其实都看得非常透彻。 郑州是岌岌可危,但问题是桐柏山卒不计伤亡驰援郑州,并最终将郑州守住,并不能扭转北强南弱的局势。 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们唯有死死钉在桐柏山,未来江淮地区才更有可能、机会,进入均势抗衡的阶段。 而从具体的战术细节上看,赤扈人首先绝不会轻意放蔡州援师北上。 桐柏山卒如何绕开赤扈人的侧翼兵马,通过许州北部的平川地区进入郑州?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倘若他们在平川地区,与赤扈骑兵主力撞上,在增援郑州之前,就要承受惨烈的伤亡,可能最后剩不到几百人能进入郑州城。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们怎么可能指望郑州节帅孙化成能与胡楷一样好说话,又对形势有着清晰的认识? 他们率部增援郑州,就得接受孙化成的节制, 倘若孙化成对形势认识不深刻,又不能从善如流,徐怀率领两三千援兵进入郑州,顶多参加某段城墙的防守,能抵什么用? 能阻止其他段的城墙不陷落敌手? 苏老常、王举、徐武碛对孙化成实在不抱什么期待。 道理很简单,孙化成倘若是知兵知势又知人善用之人,他手里就有两万多兵马,合理安排且能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