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营 (第2/5页)
军事压力,说服他们调集兵马南下到徐泗寿楚等地布防,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而到时候淮南东路、淮南西路将合并为淮南路,连同淮河以北的徐泗青沂等地都交由鲁王一系自领、自筹钱粮。 襄阳所直辖行营及诸军兵马的钱粮补给、扩编,在蒲坂议策的基础之上也有所调整。 景王在从蒲坂动身之前就派往川峡四路的信使,目前都陆续赶到襄阳。 川峡四路目前虽说还是受士臣集团绝对控制,但大多数官员都还能清醒认识到当前的形势下,拥立景王在襄阳登基组织兵马抵御赤扈人,是最明智的选择;他们也很清楚唯有高峻阳、郑怀忠守住陕西、河洛,川峡四路才能避免战火的波及。 因此,陕西、河洛行营从川峡四路征调钱粮支撑前线作战的计划保持不变,并同意各调派一部兵马北上,接受陕西、河洛行营的节制。 对蒲坂议策最大的调整,就是蔡州不设行营。 张辛、邓珪所部、太原守军合并襄阳府军,组建左右宣武军,与左右骁胜军,都归由襄阳直接统辖。 兵马大元帅府设都行营司,作为左右宣武军、左右骁胜军的直接统兵机构。 周鹤、顾蕃以长史、从事中郎兼领都行营使、都行营副使作为正副主官,维系士臣统领军队的传统;大将文横岳提举军务,负责都行营司日常事务。 邓珪、张辛、刘衍、杨麟出任四军统制。 胡楷以大元帅府司马辅佐景王负责军政及兵马征调等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