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训子 (第4/5页)
、史珣、史璋等人,在王章诸侍卫的簇拥下赶到县衙。 这时候左舍院已经腾空出来,作为史轸所领的左廨院,与县尉司所在的右廨院,分列县衙左右。 传统的县治,一是赋税、一是狱讼,对基层的控制主要通过大姓豪户完成;甚至相当程度上,赋税的完成以及狱讼的执行都要依赖于大姓豪民。 楚山宗族都还存在,并没有瓦解掉,都保、耆户长也都还主要来自于宗族,但至少目前还没有谁敢对县衙所颁布的命令、分派的任务,阳奉阴违,更谈不上联合起来抵制。 而徐怀接下来广设乡司(巡检司),也不是想着去瓦解宗族。 他要做的是,进一步宗族对地方基层的渗透、控制。 他要经济民生方面的经营、军事潜力的培植直接深入到村寨。 而这也意味着楚山县衙所要经受、处理的事务,比传统县治繁琐、复杂得多。 单拿改良旱地、提高灌溉覆盖来说,传统的县治,举全县之力在一条溪河上修建溢水坝,利用引水槽渠使两岸两三千田地受益,就足以在地方志留名了。 不过,楚山之中容易开垦的荒山野岭已没有多少了,接下来想要山中三十多万亩旱地的粮食产量在短时间内就有一个大幅的提升,就需要同时在数条、十数条溪河上修建溢水坝、渡水槽渠。 这不仅需要数名、十数名有工造经验的匠师亲临现场督战,还涉及到庞大而复杂的役工、物料的调配——普通坞堡、村寨,是没有能力独自完成这些事务的。 更何况楚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 徐怀当然不会放手吏事政务,但他要不想全部的精力都被繁杂的吏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