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 (第4/5页)
翼骑营此战是大获全胜,但为了争取第一时间将八百番骑击溃,一上来就投入最激烈、贴身的血rou搏杀,也有近两百人伤亡——逝者就地火化,将骨灰装坛运回楚山安葬,一百多受伤将卒都移入秦井驿休养,剩下三百骑兵以及凌坚所部甲卒则在驿院前扎下营寨,等候邓珪、刘师望、韩文德等人协助景王赵湍率中营军及一部后营军赶来秦井驿会合。 ………… ………… 云州番兵作为当年守御大同的主要力量,即便战斗力不值一提,配备的战马却也不少,但随萧干、李处林投降赤扈人以来,从云朔等地汉化相当彻底、以耕种及手工业为营生的蕃民中强征青壮补充兵马的不足,这次随萧干南下的三万兵马,还是步卒占据多数。 萧干、岳海楼、曹师利率部从轵关陉北撤,并没有预料到守陵军会先于他们渡河北上。 他们即便担忧会有兵马横穿太岳山杀来,也以为会是渡黄河进入河东西南部的西军。 而他们也认定西军渡河之后的主攻方向,应是沿汾水北上,直接去解太原之围,他们只需要提前拿下沁水县城,确保上党高地西翼安全,他们就可以在泽、潞两州肆意驰骋、攻城拔寨。 只要沿汾水北上的西军不能攻占韩信岭,他们后路没有被断的危险,就不需要急于北撤。 种种权衡之下,进入汾水中游河谷山地作战的刘尽忠部五千人马,自然是以步卒为主,骑兵部队仅有八九百骑。 又由于骑兵部队不需要参与攻城,部署在大营的外侧,在接受秦井驿传讯后,才得以第一时间集结赶去增援。 也因此在八百番骑被歼灭之后,刘尽忠所掌握的骑兵仅有身边百余扈骑——仓皇逃回的百余溃骑被杀成惊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