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6章 猎手 (第2/5页)
好的东西,“王爷,末将私下问过沈大郎的同窗,他们都说‘此人肚里极有文采,不时有灵妙之笔’,课业在县学里数一数二。” “数一数二?”白芨玩味一笑,轻轻弹着手里的纸张,“也就是说,他在本县都不能保持压倒性的优势,次次拿第一?” “是的,有一位学子时常与沈大郎较劲,搞得他烦不胜烦,县学都不怎么去了。” “这样啊。” 在吴中县数一数二,能拿到县试的案首不奇怪,在府试能拿到案首就有些超常发挥了,而要在整个江淮学子当中直接拿到廪生名额,则有些匪夷所思。 院试其实也是省一级组织的考试,通过府试的学子在各个州、府城考试,学政亲临现场监考、阅卷,然后依照州府情况不同按比例录取。 简单来说,苏州府经济好、教育发达、人口也多,录取的秀才就多,反之像淮宁这样的州,每次的录取名额会少一些。 又因为学政要到每个州去监考,所以各个州府考秀才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这样也就不能用同一套考题来评判各州学子谁强谁弱。 鉴于以上情况,大兴各省学政会封存每府前几名的考卷,等整个省都考完了,再放到一起综合难易程度对比,从中挑出十人,不排先后直接给出廪生名额。 这种廪生比本府自己评出来的更为荣光,算一种特殊的荣誉,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全省前十。 白芨对科举的了解仅限于表面,不知道这种排名是不是大兴独创,但以沈大郎平时表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