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6 (第3/4页)
,很可能变成牢狱之灾。 除此之外,他上了几道密折,把官居首辅之后看到的一些人才、留意到的一些隐患如实禀明。 唯有如此,皇帝才不会继续让他没脸,不会让他被石长青连累。 就这样,杨阁老灰溜溜地离开京城,返回祖籍江南养老。 自登基之后,前所未有的一场腥风血雨终于度过去,皇帝稍稍松了一口气。 幸好,如黎兆先、唐栩这样的武将自最初便一致赞同他的举措;幸好,在这种时期,程清远不但没有给他添乱,反倒于暗中尽力帮他出谋划策;幸好,柳阁老、付大学士没辜负他的期许,一刚一柔相互配合,用最短的时间稳住了阁员、朝臣的心。 但凡哪儿出了岔子,朝堂都要乱上一阵子,一旦走到那样的地步,江南士林便会跳着脚地诟病帝王、为杨阁老鸣不平,他不知要被奚落到何年何月。 大局稳住了,引发的一些事也正慢慢呈现结果。例如皇后。 景家父子问斩之后,皇后的病情一日重过一日,太医说,撑不过三月。 又要送走一个人。他这一生就是这样了,前朝、后宫,看着人来人去。 礼部尚书惦记着选妃的事情,一次小心翼翼地问起,是否如期举行。 皇帝听了,疑惑地看了礼部尚书片刻,才记起这的确是自己交代过的,一笑,“罢了。过一两年再说吧。” 礼部尚书一向知道,皇帝最膈应人置喙后宫的事,因此当即恭声称是,转头吩咐下去,取消选妃一事。 二月下旬,程清远上了一道辞官致仕的奏疏,详尽地说了自己的病情,实在不宜继续为官。 这份奏折是按照章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