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帝入雷夏,舜耕历山(下)  (第1/5页)
    帝的神色很不好看。    放齐则是笑了笑。    “无德之家,能养育有德之子,实属是千年不遇的事情。”    帝看向放齐:“他确实是有些能力,但现在看来,也仅仅是孝道罢了,只能说有德,不能说大德,连小德,都配不上。”    放齐道:“帝还可以继续看下去。”    日上三竿,重华带着敤首终于耕完了第四里地,他的脸都涨的通红,胳膊紧绷,上面满是汗水。    第四里,这个里,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重华耕四里,也就是一千二百步。    长,宽,各百步,为一田。    六尺为步,百步为亩,但是这时候,还没有亩的说法,尧舜禹时期,用的是井田的雏形。    其实一个人耕几亩地本不需要这般长的时间,但那是因为“粗放作业,广种薄收”的原因,放任形式的种植自然不需要多少力气,但如果是一块土一块土的进行翻滚,每一块都弄得细致,重华的动作其实已经算很快了。    后来战国时期,晋国一个国人就要种七十亩田地,自然也是广种薄收,加上轮耕休耕,这才顾得过来,且这样种植,加上没有沤肥之法,亩产实在不高。    如果像是重华这样,是一块土一块土的细细翻滚,若是换做了寻常农夫,必不会这么做,因为这却不知道要弄到何年何月,怕是腰都要累断了。    帝看到了这一幕,对放齐道:“这小子,一人一日,若这般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