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生活篇:古人没厕纸,怎么上厕所 (第5/34页)
小商人逃遁到寿光县一个村庄,在一个桥下解手时,他习惯性地使用了美国进口的高级卫生纸。当时在中国很多地区,人们上完厕所后还是就地取材,用树叶、秸秆、土块啥的,所以这雪白的卫生纸引起了当地“朝阳群众”们的警惕,随即向解放军报告了这一情况。解放军“顺纸摸瓜”,最终擒获王耀武。堂堂国民党高级将领最终栽在了擦屁股用的小小卫生纸上,令人不得不感叹这无常的人生。 04 古代女子那几天怎么办 这一篇我们聊聊古人来“大姨妈”的时候用啥。这里的“大姨妈”指的是女性的月经,原谅我身为一名男老师,对“月经”一词不敢随意使用,姑且用“大姨妈”一词代替。 古人将“大姨妈”称为“月事”,一个月来一次的事,无比自然而和谐的名字。由于生理知识的匮乏,古人对带来了“血光之灾”的“大姨妈”一直存在偏见。在原始社会,女子来“大姨妈”的时候,会被隔离在部落之外居住,怕给部落带来晦气。明朝时,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里警告男性同胞们,“大姨妈”会损伤阳气,告诫君子远离。 古人来“大姨妈”了,也会使用类似今天卫生巾的女性用品,这就是“月事布”。月事布也叫月事带,由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加上封建礼教观念的影响,月事布这种“黑科技”的东西都是独门秘传,没有公开制造和售卖,其制作方法都是母女相传。 尽管每一家的月事带有每一家的特色,但基本构造大同小异:用干净的布做成10厘米宽的长条形状,有的中部两侧加宽,类似今天卫生巾的防侧漏护翼。月事布两头各有一条细长的绳子,用于将月事布系在身上。月事布的正中间通常会有一个小口袋,里面填充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有吸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