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3章 拜师礼 (第3/8页)
所,老秦便在车上向程伯仔细介绍武术界拜师的具体流程。 —————————— 武术界的弟子分三种。 第一种是交钱学艺,师父办个培训班、教些基础动作,比如小念头、寻桥、标指、木人桩之类的,弟子称为学员、学生或学徒。 弟子嘴上也叫师父,但师父绝不会称呼对方为徒弟,几十上百人的培训班,师父到点来、到点走,能学到真意的弟子万中无一。 第二种是记名弟子。 记名弟子又分为两种情形,老秦拜李八指就是其中一种,另一种则是学徒跟在师父身边久了、学到了不少功夫,但又没正式拜师。 与学员相比,记名弟子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指点,同样是基础动作,师父心情好的时候会帮着矫正发力,兴致来了还会露上一手。 第三种才是入室弟子。 武术界极其重视师徒名分,只有磕过头、敬过改口茶的徒弟才是真正的入门弟子,得到师父真传的入门弟子才能称作入室弟子。 不过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有些规矩也会适当调整。 比如带艺投师。 从何时开始不可考,但直到我大清早期,师父在世徒弟都不能再拜其他老师,甚至师父去世了也不行,否则就是不忠不孝之辈。 像老秦这种先拜李八指、后拜咏春堂的更加令人不齿,天地君亲师,在古时,另投同一拳种的师父跟另找一位亲爹没什么区别。 等到清末民国年间,在亡族灭种的危机下有识之士纷纷抛开门户之见、相互沟通交流,其间宗师无数,却也是国术最后的辉煌。 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