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卷:《周易》哲学解读 第三篇(四) (第2/5页)

,盈缶,终来有它,吉。”

    “比”:意是指“结盟”。《比》篇中心思想是讲结盟,是讲邦国之间的结盟。那么结盟的原则就是建立在“有孚”的基础上。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了爱,相互结盟,就没有咎害。有了爱,像缶里充满美酒那样,最终会使不结盟者也前来结盟,吉祥。”

    “有孚,比之”,是《比》篇文章内容里的第一段话。这里的“孚”就是做为邦国之间联结的纽带,这纽带就是“爱”。让人间充满着爱,才是邦与邦,国与国之间结盟的根本。这里的“爱”(孚)体现了普世的价值观。《周易》里所讲的“爱”(孚)不单单只是让“君子”爱“小人”。《周易》以“爱”来建立社会的新秩序,远远突破了西周倡导的“德”的理念。上下有了爱,人与人有了爱,邦与邦国有了爱,到处都充满着爱,这个世界不就是美好的世界吗?结盟建立在充满了“爱”的基础上,也会使不来结盟的邦国改变初衷,也会来结盟。这样才用“吉”的判词,即正确,美好的行为结果。邦国之间建立了结盟,就消弥了战争,邦国之间就和平相处,“天下”就能太平。所以说“有孚”具有普世的价值观。

    3、《小畜》里也阐述了“有孚”这一价值观。

    《小畜》里说:“有孚,血去惕出,无咎。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小畜》是讲农业生产要积累,就要保证农业上的丰收。要保证丰收,既要靠风调雨顺,就是不出现自然灾害,也不能人为的违背农时而造成农业收成的影响。“有孚”也就成为农耕时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