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赋_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心欣荣,年关将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心欣荣,年关将近 (第5/8页)

发有人觉得恒昌宗乃是大兴之地,故此有不少富贵人家愿意将家中子女送往恒昌书院求学。

    当然,富家子弟来这里求学,也是掏了一笔昂贵的求学钱,与寒门子弟还是有所区别的。

    如今恒昌书院正常开课的恒昌书院已有三十座,学子数量接近两万,其中已有三百余位学子流露出高于普通人的天赋,已受到书院大力培养,至于这三百学子往后是否会有所成就姑且不谈,起码恒昌书院已大范围获得人心。

    教书先生也并非都是墨守成规的教书匠,小半数教书先生学问功底并不浅,更有冯远秋这位老人坐镇,凡到休课时节,大量教书先生均会到冯远秋座下听课,一起研究学问,偶有高谈阔论。

    井寒清为了令学问氛围更浓,已下令修建一座专供于冯远秋和教书先生们研究学问的文昌院,预计年后竣工。

    学问一事,大可为镇国利器,小可为一人之敲门砖,看似云淡风轻,实乃重中之重。

    井寒清虽不指望恒昌宗内往后可走出一位文豪,可她仍会不遗余力的令恒昌宗学氛围更浓,什么地方出什么人,这一点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恒昌书院单论底蕴仍旧不是南岭书院之敌,或许百年之内,都难以撼动南岭书院。

    可恒昌宗文武并重,出人才的概率已潜移默化的与南岭书院拉近距离,虽说进展不大,可已有了些细微势头。

    宇文君闻后,心情甚好,自顾雍复活后,他心情一直都很不错,当下更是锦上添花。

    微笑道:“有富家之子女涌入恒昌书院,亦可无形之中为寒门子弟开启一道门户。”

    “看来我所做之事,着实令世家不悦。”

    郭盛和哈哈大笑道:“那可不,因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