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猛将_三百六十五 背水列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百六十五 背水列阵 (第4/5页)

兵一万据守庐陵,自己则带了一万人马出城向南,背水列阵迎战太平军。

    随着呜咽的号角声响起,诸将各自引兵,按照计划行事。

    徐晃领着一万人出了庐陵一路向南,走了二十里,便来到了宽十五丈左右的泸河边上。这是庐陵境内最宽的一条河流,夏季水流丰沛,但由于此刻冬季尚未过去,因此河水只有五六丈宽,深度不过一丈有余。

    徐晃命人在河面上搭了两座浮桥度过,部将建议道:“天色尚早,不如再建几座浮桥,免得退却之时自相践踏!”

    徐晃抚须笑道:“放心好了,我军退回来之时,这泸河定然干涸见底!倒是前面的蒲河之上应该多搭几座浮桥,便于撤退!”

    众将校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泸河的水虽然比不上夏季,但也有五六丈宽,一丈多深,怎能说干就干?但军令如山,众将校也不敢多问,只能尊令行事。

    大军过了泸河,向南走了十余里,又来到了另一条平行流淌的蒲河面前。这条河流的水流量与河床宽度稍逊于泸河,但河水也有三四丈宽阔,深达丈余。

    徐晃再次下命在河面上搭建浮桥十座,然后全军过河,在河对面背水列阵,静候太平军先锋部队的到来。

    副将再次建议:“将军,背水列阵的精髓在于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军搭建这么多浮桥,众士卒都知道有退路,焉能戮力死战?背水作战的优势无法发挥,以寡敌众,恐不能取胜!”

    “哈哈……你尽管依计行事便是!这浮桥可不仅仅只是给我军留的退路,而是给太平军准备的……”徐晃抚须黠笑,对于卢象升的谋划佩服不已。

    因地形而定计策,不墨守成规,这才是一个出色的将领该有的表现。在这方面自己欠缺变化,日后还需要像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