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七十九 凌云阁与紫金阁 (第1/5页)
有句话叫做“小别胜新婚”,纵然贵为天子也有七情六欲。 并非刘辩不想和妻儿亲热,怀抱温香软玉的娇妻,逗弄着天真无邪的爱子,肯定要比孤枕独眠让人愉快的多。 但刘辩觉得,自己既然打算给卢植一个风风光光的大葬,而且迢迢两千里从北海返回了金陵,就要争取把一切做的尽善尽美,无可指责。 人言可畏,三人成虎。如果自己和任何一位嫔妃同床共枕,就算什么事情也不做,只是闲话家常,只怕传到外面也会变味。分居了四个多月的小夫妻久别重逢,若是说什么事情也没干,肯定难以让人相信。 既然如此,刘辩又何必因为一件小事,让自己送给卢植的葬礼而染上污点?所以才谢绝了冯蘅的邀宠,选择独自一个人到昭阳殿夜宿。 实事求是的来说,卢植虽然有功劳,身为三公也有地位,但仍然不足以让天子对他的葬礼如此慎重。刘辩之所以如此煞费苦心,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卢植的名声! 自从武帝时期,董仲舒上书天子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就进入了大一统的时代。天下的学子几乎十有**都研习儒学,甚至所有的读书人都被称之为“儒生”,不管你钻研什么学问的,统统称之为儒生。 最近的几十年,大汉朝最大儒学大师是马融,也就是刘协手下的大臣马日磾的父亲。马融在灵帝时期,以八十八岁的高龄去世。马融死后,天下最出名的儒学大师就要数他的徒弟郑玄与卢植,此外蔡邕、孔融、钟繇等人俱都闻名一时。 要说这些儒学大师的名声有多响亮,从他们学生的名单上就可以略知一二,后人皆知刘备、公孙瓒都是卢植的徒弟,却大都忽略了蔡邕也有许多出名的学生,王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