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9章 小女年方二八 (第7/9页)
一个‘人质’。 你借给我这么多钱,如果我垮了,你就什么都没有了,你的债权也就收不回来,所以即使我经营不好,你还必须不断地给我支持。 国家退出股权,成为债权人,难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吴楚之的问题,其实就是典型的“大而不倒”。 章唯赢想了想,字斟句酌的回答了起来,“有关‘人质’的问题,这是所有企业,不仅仅是国有企业,还包括民营企业会发生的问题。 不仅仅是在华国,甚至包括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反正我还不起了,你拿我怎么办吧? 债务多了,债务人反倒不怕;债务少时,债务人还不愿为此去败坏了自己的声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死猪不怕开水烫”。 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还是跟企业的负债结构有关系。 现在在我们国家的情况,这个问题肯定很严重,因为国有企业的股本很低,基本都是负债。 从而导致我国国有企业的一个有趣现象,国有企业作为债务人拼命想破产,而国家银行作为债权人则千方百计想使企业免于破产。 因此当企业的负债率很高时,人质问题就很严重,但是如果能够让民间资本进来占据很大的一块,国家资本占据属于债务的30—50%的一块,人质问题就不会那么严重了。” 说罢,他顿了顿,开始神色慎重地总结着,“其实,就是国有企业的发展,需要融资的多样性,该股的时候股,该债的时候债。 这实际上涉及到企业产权的边际问题,这部分内容,绝大多数同学还没预习到这里,我们今天就不展开讲了。 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