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6 (第2/4页)
要掂量掂量这句话的分量,除非你能直面嘉靖的怒火,不然趁早打消念头。 当然不是说有了这一句话,唐毅就能跻身大佬的行列,只是说他多了一道金灿灿的护身符。在波诡云谲的嘉靖朝,这可是多少人梦都梦不到的。 满朝的红袍高官,第一次对这个小子涌起了强烈的嫉妒之情,没错,就是嫉妒! 只是嫉妒之余,他们也不得不钦佩唐毅的手段。 争吵了一百多年的开海与禁海,总算落下了帷幕,最要重要的是唐毅拿出了成本最小,收获最大的完美方案,至少在嘉靖眼里,是对脾胃的。 道君皇帝高兴之下,不光赏了唐毅,又对着王世贞说道:“朕要是没记错,你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在翰林院也有九年了。” 总算记起来了,王世贞激动之下,忙趴在地上磕头,“臣虚度九年光阴,有负圣恩。” “呵呵,不用谦虚,朕听你把太祖爷的圣训说得明明白白,可见是下了功夫,你现在任何职?” “回禀陛下,是翰林侍读。” “嗯,那就升为翰林侍读学士,好好办差。” “多谢陛下隆恩!” 王世贞瞪大了眼睛,五体投地,磕头作响。 别怪王世贞如此失态,实在是这一步太不容易了,在大明朝升官有些很不讲究,比如胡宗宪,从七品巡按,一步跨到了四品巡抚,虽然非议不少,但是人家就升上去了。至于武将,那就更随便了,拿戚继光来说,他承袭祖上武职,是正四品指挥佥事,经过几次战斗,才两年时间,已经升到了从一品的总兵,连一点杂音都听不到。 有升官快的,就有升官慢的,翰林官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