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1 (第1/4页)
这种最高级别的会议,他只能看着,没有嘉靖的准许,他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有劲头,只能攒着。 诸位大佬站好,须发皆白的严嵩当然不让坐在了首位,严世藩紧跟着老爹的身后伺候,在严嵩的对面,就是吏部天官李默,双方剑拔弩张,心里都动了刀子,但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 只听严嵩说道:“都到齐了,就开始议事吧……各部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 工部尚书赵文华应声站出,大声说道:“陛下前番将咱们唐六元的会试文章明发六部,征询开海意见,经过数次商议,工部以为应当立刻开海,通商贸易,充实国用。” 严党迫不及待表明了态度,李默当然不能示弱,他不会急着出来,而是使了一个眼色,刑部尚书何鳌站了出来。 此老是正德年间进士,因为谏言正德挨了廷杖,嘉靖即位,又因为大礼议之中抗旨,又挨了板子,几乎丢了命。 众所周知,在大明朝挨廷杖不是丢人的事情,相反还是一笔雄厚的资本,何鳌挨了两任皇帝的板子,简直就是清正直臣的代表。他不结党,不贪污,威望又高,就算严党声势如天,也不能拿老头子怎么样。 本来何鳌并没有卷入严李的党争,算是朝中少有的中立大臣,只是大家伙不知道为何,此老竟然会当出头的椽子。 默默观察的唐毅都是一惊,看来还是低估了李默的实力啊! 何鳌面色凝重,说道:“前些日子,南兵部尚书唐顺之,浙江巡抚胡宗宪,谭纶,唐慎,刘焘等等东南官员,联名上奏,提议开海。可海禁乃是我朝祖制,岂能随意更改?况且东南战乱不断,人心不宁,自古以来农为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