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第4/4页)
,那么,高方将失去掌控这些势力的本钱。 思来想去,高方只能将三万“农夫”做为第一波推出去。 高方不求靠这三万人能突破对方的防线,只求能用这三万条命,消耗对岸守军的箭矢军械。 如果能拼掉对方一些有生力量,这已经是高方心里最满意的结果了。 三万农夫甚至连大理正规军常用的皮甲都没有装备,只是持一把刀剑或者长矛。三万士兵中无一弓弩手,因为弓弩的成本太大,而且这些“士兵”未经训练,根本不会使用。 高方下令,将两镇节度麾下的一万军队做为第二波,将自己手中的一万多正规军做为第三波,将各部族的私兵做为预备队。 目标,澜沧江东岸,不死不休。 战争就是如此仓促地开始了。 东岸,也就是段氏防御线,由于上次段氏的主力被徐守仁麾下的“流氓地痞”用炸药轰到了澜沧江中喂了鱼,幸存的一万多军队加上征召来的“农夫士兵”只有防守之力。 因为大量的船只在那次爆炸中损失殆尽,东岸只能依靠弓弩防御。 当高氏发动进攻时,可想而知,三万人的进攻,靠同样三万多人的防守,困难有多大。 三万高氏军把澜沧江从北边上流一直到南边下流全挤满了。 各种各样的泅渡方式和工具层出不穷。 先不说这些“士兵”有多少战斗力,但从规模上来说,就不是等量的军队能防守得了的。(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