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周_第八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 (第1/4页)

    可百里康在击退江滩上敌人之后,所下的命令则是集合所有段氏军三万余人,向对岸发起反击。

    全军反击,以攻代守,不成功则成仁。

    百里康的指挥风格确实古怪,但又不能说他是错误的。

    在这种形势之下,澜沧江防线在敌人的进攻下,已经千疮百孔,难以维持,就算这时百里康带来的是一万明军,要想严密防御住澜沧江,也是不可能的。

    何况只有三千人。

    进攻与防守本来就是不对等的,哪怕明军战斗力再高,也不可能防御得住整条澜沧江防线。

    就象一万明军足以击溃三万,甚至五万高氏军队,但这不能代表一万明军能防御得住三万或者五万高氏军从整条澜沧江同时发起进攻。

    点对点的战争拼得是战力,面对面的战争,拼得是人数。

    无疑,在这个方面,高方是个老手。

    所以,百里康只能以攻代守,只有这样,才能在局部阻滞敌人向东进攻的速度。

    而这本来打算让三千明军执行的先锋任务,出于伤亡数量的考虑,百里康只好将这任务交给了段氏军。

    百里康为了保险,本三千人的任务,他集结了三万多段氏军,也就是段氏所有的军力,派三万人去执行反击,剩余的数千人被命令转进大理府,听候徐守仁的命令,进行协防。

    这个命令遭到了大部分段氏军将领的质疑。他们认为,如果全军反击,伤亡暂且不计。如果敌人从澜沧江各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