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第2/4页)
时在高蓉蓉的劝说下,百里无忌已经默认同意接受段佛音进宫之事。当然前提是大理国必须同意由明国朝廷委派各地官员。 这是一种妥协。 政治妥协。 徐世铭说得有理,不教而诛是为暴虐。 毕竟当初周等国的旧臣归附明国时,百里无忌是亲自下旨安抚的,并且许以官居原职。 如今一棍子打死,确实急了些。 也正因为如此,百里无忌确实心软了起来。 他决定给旧臣一些转变的时间。 也就是说,接受徐世铭的折中之策。改革依旧进行,将旧臣中民愤极大的剔除。然后将至少一半的旧臣通过输送到大理国,而遴选出的最后一部分占比不多的旧臣,就属于可改造好的一部分,留在原职以观后效。 最后。经过三年五载,在现在国内新旧交替完毕之后,再集中力量对大理国进行整治。 如此一来,想来阻力会小很多,至少,徐世铭会不遗余力地支持自己。 百里无忌知道,徐世铭牵扯在其中太多了,不仅是徐世铭,甚至是周宪的父亲周宗。都是被改革对象。 如果真的强硬推行改革,伤害的或许不只是少数人,而是整片人。这其中牵扯最多的是自己人。 那些旧臣都是些官油子,归附明国之后,都会找一个或者多个保护伞。 而能做他们保护伞的,自然非那些亲近百里无忌的人莫属。 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丞相徐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