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347【盐法改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47【盐法改革】 (第5/6页)

直在商量如何改革盐法,但讨论了无数遍,都没人提出恢复“正课”。

    只因为,没人站在灶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赵瀚问道:“为何想要恢复正课(食盐实物),直接交银子不好吗?”

    田仰说道:“官府和商人压价,灶户卖盐入不敷出。若交银子纳课,灶户所剩无几,根本就吃不饱饭。”

    “听你说话,似乎读过书?”赵瀚问道。

    田仰拱手说:“在下为家中次子,父兄卖私盐为生,因此从小有钱读书。”

    赵瀚又问:“既是私盐贩子,为何帮着灶户说话?”

    田仰回答道:“私盐生意也不好做,自万历朝改革盐法之后,官府和商人带头贩卖私盐。市面上若有十分食盐,则七分私盐、三分官盐。私盐之中,又有一半是官员商人所出。大盐枭也还罢了,小的私盐贩子,哪里争得过商贾?”

    好嘛,明末市面上流通的食盐,70%都属于私盐,其中一半还是官府和商人在卖。

    这让崇祯皇帝如何收取盐税?

    但更诡异的是,崇祯朝的盐税,是整个明朝收得最多的!强行收取,勒令每个盐场,必须交多少上来。

    赵瀚这边早就制定了政策,因为广东也产盐,打算把广东的新盐法移植过来。

    赵瀚对这些盐军使者说:“第一,我会取消灶籍,今后没有什么灶户;第二,取消盐课,不仅是正课,盐课的折色银也会取消;第三,依靠地域之分,把各盐场转为造盐工厂,灶户都转为煮盐工人。”

    田仰听得目瞪口呆,仔细思索之后,问道:“造盐工厂算谁的?是官府的?还是商贾的?工厂盘剥工人又如何?”

    赵瀚解释说:“盐场的地皮,归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