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381【国号、年号、内外制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1【国号、年号、内外制度】 (第3/6页)

必烈开了头,国号都带个“大”字,大元、大明、大清、大顺,赵瀚国号“大同”居然显得很合群。

    赵瀚拍板决策之后,钱谦益立即奉承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此谓大元;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谓大明;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大同即大和,国号‘大同’,暗合乾道变化,当终大明以为国祚。殿下英明!”

    赵瀚权当没听见这通马屁,继续说:“再定年号吧。”

    “国号既为大同,年号当为小康!”张溥立即说。

    柳如是微笑附和:“善哉。”

    李邦华、庞春来也跟着说:“年号当为小康。”

    徐颖、陈茂生、萧焕、左孝良等人,也一起说道:“小康是极好的!”

    定国号时,众说纷纭。

    定年号时,大家的意见却出奇一致。

    “大同”和“小康”,同出。

    大同属于儒家的终极追求,小康属于儒家的次级追求。强行理解的话,前者是高级阶段,后者是初级阶段。

    而且,以“小康”为年号,是在把赵瀚无限抬高,跟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旦并列——这六位的统治,才能被称为小康。

    国号大同,是终极追求。

    年号小康,是赵瀚的统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寓意很好,可惜赵瀚听来,却总感觉有那么一丝别扭。

    自明代以后,大家都喜欢用年号来代表皇帝。洪武大帝,永乐大帝,听起来多牛逼啊。

    可到了赵瀚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