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385【设立内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5【设立内阁】 (第5/6页)

细回答说,“这次大战之后,赏功、抚恤用了许多银子,搞移民又用去许多银子。登基大典的花销,得控制在五万两白银之内。”

    这五万两预算,包括在南京修建英魂庙,修复旧皇城里的社稷坛。

    朱元璋当初在南京称帝,登基仪式也极为简单。

    就是先祭祀天地社稷,然后官员朝拜。赵瀚的打算差不多,但他要先祭祀烈士英魂,接着再祭祀天地社稷,然后让官员们拜一拜就搞定。

    这些烈士,不仅有正兵和农兵,还有历次战争牺牲的百姓。

    祭拜他们,相当于祭拜万民。

    赵瀚说道:“我不打算搞皇庄皇店,只在武兴镇有一百亩私田。今后皇室不置私产,但国库每年需供应内帑。你觉得每年多少银子为好?”

    费纯也不清楚,试探道:“每年一百万两如何?”

    “太多了,暂定每年十万两吧,”赵瀚说道,“如今皇室人员不多,女官和宫女数量也不多,每年十万两是肯定够用的。今后还会增加,具体多少,视情况而定。而且,不能像大明皇帝那样,一缺银子就动用国库。皇帝内帑和国库必须分开管理,国库每年拨款作为皇帝内帑,若要调整内帑数额,须得内阁、十曹、十部联合商议。”

    费纯问道:“皇室用度,是用内帑银子来采买,还是由民间供给?”

    “内廷自己花银子采买。”赵瀚说道。

    大明的皇室用度,是自造、采买和供给三合一。

    自造,就是内廷自己开工厂制造,还有皇庄种地产粮食,宫女甚至还会纺布。

    民间供给,是各地钞关的关税,直接收取一些实物,比如木料之类的,其中一部分送到宫中。还有就是特定实物课税,由各地太监征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