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5【设立内阁】 (第4/6页)
决策之后,交给十曹审核。 审核通过,十曹再交给皇帝过目。皇帝同意并签字,十曹便可签发,具体交给十部去执行。 一般情况下,如果内阁、十曹、十部的处理意见相同,皇帝不能轻易驳回。 这三大机构,是互相竞争的,他们如果意见统一,那就不会有什么错误。真要联合起来搞皇帝,肯定是皇帝出了啥问题,或者是整个文官系统已经彻底崩坏,又或者是出了一个左右朝政的权臣! 同时,皇帝的工作强度也降下来。 三大机构意见相符的政事,皇帝可以抽看或者略看。只有两大机构意见相同,皇帝应该细看。若是三大机构意见迥异,皇帝就该把相关人员叫来集体商讨。 这样做以后,赵瀚每天的工作量,肯定能下降七成以上。 赵瀚不是朱元璋,那位勤政过头了,甚至亲自处理皇城失窃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过问。 事情既然定下来,各级官员也要做出调整。 庞春来担任内阁首辅,李邦华担任内阁次辅,田有年担任普通阁臣,内阁暂时就他们三个。另外,还有一大票中书舍人,相当于三位阁臣的秘书。 十部、十曹官员,也各有迁调。 特别是十曹主官,全部由各部右侍郎调任,赵瀚的秘书们悉数被外放做官。 徐颖继续搞情报工作,与各个部门对接,但只受赵瀚本人管辖。 一下子扩编许多机构,而且还有许多女官、宫女,赵瀚这地方快住不下了,女官们都得几人一间屋子。 …… 费纯正式迁为财部尚书,银行那边交给他人打理。 “国库里还有多少钱?”赵瀚问道。 “三百多万两,”费纯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