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385【设立内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5【设立内阁】 (第3/6页)

考试的女子,必须是各地的中学毕业生。设置大学之后,甚至必须是大学毕业生。”

    在赵瀚的设想当中,小学、中学、大学毕业,类似获得相应的科举资格。

    每年再组织非常严格的公考,考上的可以做官,考不上的没有任何士绅优待。

    并不限制女子参加公考,但传统观念作祟之下,恐怕能当官的女性并不多,就算当官了也很难正常升迁。考内廷女官,是赵瀚留给她们的另一条路子,在内廷当官几年之后,可以辞职重新回到民间,算是在皇城之内镀一层金。

    别扯什么文官利用女官控制内廷,控制不住的,谁敢这样做就是找死。

    顺便一提,清朝宫女是内务府征召。但如果是八旗秀女,则通过户部入宫,要么做嫔妃,要么做高级宫女,哪个户部官员敢通过秀女控制皇宫?

    即便是明朝海选妃子和宫女,看似由地方太监负责,其实是各地文官帮忙海选。而且,大部分文官都避之不及,生怕自己表现太积极,会影响自己的官声和名声。

    赵瀚这次让六部官员帮忙挑选内廷女官,是因为内廷还没建立起来。

    不让文官帮忙,难道让赵瀚亲自负责?

    ……

    跟徐颖、王调鼎、黄宗羲讨论之后,赵瀚又召集各部官员详细讨论,最终确定了最新的中央机关结构。

    今后的国家运转如下:

    皇帝、内阁、十曹、十部,四大机构。

    小事由各地官府处理,大事则层层上报。

    十部把事情交给内阁,并附带自己的处理建议。

    内阁进行商讨决策,尽量采纳十部意见。如果不采纳十部意见,必须在内阁进行讨论,并给出自己的正当理由。

    内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